
從 FACEBOOK 上看到朋友剛讀完 砰然心動的 人生整理磨法一書 她非常推薦
我想說 先前我推的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ㄧ樣 她是看完沒 ?沒想到她先看完了這本
因為我家 STARK 公子還小 所以這本書花了許久的時間才看完它
這本書 我一定要分享 .... 陸續在 facebook 看到很多朋友都 po 出整理衣櫃在丟衣服的動作
看這本書之影響力有多大 ... 為什麼我要分享
因為 我相信 愛整理家裡的人 也懂得整理自己 整理自己能改變多少 ?
國小的時候 我也很愛整理家裡 每個星期六 我就自動會拿起抹布東擦西擦
國中以後 爸媽事業繁忙 我只能自理
在吃晚飯後 我就會把茶几整理好 擦乾淨
鉛筆盒放前頭 右邊是放準備要寫的功課開始寫功課 左邊是放已寫好的功課
總覺得自己很像坐在主播台上 有條有理
這太小的時候不說 ... 說長大之後 有巴菲特之後 ..... 都是家人做生意 順便幫我帶大巴菲特的
一星期大約五天都在工作 回到家也都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了
為了賺錢 說實在的 夫妻兩忙成這樣 有什麼生活品質可言 更不用說對小孩的影響
也之所以我百般思考下 才大膽的推去我得意的工作
我也工作 但是做家事這件事的責任好像永遠都是附屬在女人身上
大衛總是問我 我們家的餐桌是拿來作什麼的 ?當初為何要買它 ?浪費錢 實在沒必要
我們兩回到家實在是無比的疲憊 大衛認為我有時都還可以待在家裡 為何不做家事 ?
但是我也像男人只想發呆啊 ~~~ 而且平常工作都不在家 難得在家 就想彌補兒子 帶他出去玩
所以餐桌上永遠都是收拾不完的東西 有包包 發票 水果 週刊 信件 相機 報紙 水杯 滿滿的一座山
大約半年或一年 才能看到依次淨空的餐桌 (真的很想請佣人 )
我還常幻想 要是都住在飯店有該多好
可是我又很喜歡整理家裡 我非常的 ENJOY 做家事 (好像沒人相信 )
因為唯獨自幾做家事 才知道 自己的習慣與浪費 才懂自己 好好思考自己的行為
而且我非常認同一件事就是 不好的生活習慣 通常都是家庭不和諧的主因
我太贊成這句話了 !!!!!而且我更討厭只是用一張嘴在做家事的人
唯有做家事 才能讓自己不心浮氣躁 讓自己知道自己的思考模式對不對
更能知道自己浪費的行為 是不是真心的在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大多的人擁有了 卻不懂得珍惜
曾經看過王品的老闆 戴先生也說過 他每天必做筆記 唯有這樣才能檢討自己
這我很能體會 筆記真的很重要 不管投資 心情 在 REVIEW 它的時候 都會發現它也是各力量
為什麼這麼好的衣服一直被丟在電腦房 ?不好好看它幾眼 忘了它的存在 ?
常總覺得自己沒有衣服穿
原本的它是如此昂貴 在買的當下覺得它很棒
就因為自己習慣的不好 它又變得沒有價值了 很快的又再去買一件很昂貴的衣服
某見名牌西裝褲 只穿過幾次 明明自己幻想的那場合少之又少 跟自己又不搭嘎 很愛亂買
買了這麼多本想看的書 買了它 擁有了它 感覺好像已經懂了它
其實 什麼都還沒有學到 書也買不完 永遠被冰起來 想說有一天看得到
每次每買一本書 總是下定決心好好念完它 卻沒有一本完成的
從日本買回來的綠茶 喝過一次 就再也沒有碰過它了 以為自己很會享受生活
就不斷的再出國買茶葉回家浪費 其實自己很不懂享受 家裡也沒多乾淨
感覺這塊蛋糕很美 買下它 回家好好享用 但丟在冰箱裡 卻都沒再看它一眼了
人不改變意識 就不會改變習慣
環境變乾淨時 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心情與內在 整理不過是種手段 整理並非本身的目的
懂得整理 將心動的感覺帶進環境裡 這才是理想的生活環境 不是嗎 ?
家裡花多少錢裝潢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於妳對這家裡的心思
我相信 整理只是一種動作 但它的影響自我層面絕對大過整理的表面
懂得整理環境的人 一定更懂得整理自己 生活的感動一定更多 更會懂得珍惜 再來就是不會浪費
不懂整理的人 惡性循環絕對超過想像 妳的工作習慣層面影響 給小孩的影響教育 家庭互動的影響
所以 妳想當什麼樣的人呢 ?
n77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還真被我說中!前一晚才和朋友在 APP 聊上 我認為將來股市裡的主流 可能會是餐飲股票
在我在北京見識到康師傅的牛肉麵店之後
我發現許多餐飲業的毛利率高 都有 50 幾% 多注意未來的對岸拓展 整體的發展不輸電子業
今天是完美的週日,下午居然出現了笑容燦爛的太陽公公
雖然想出門去基隆夜市吃很多美食或到師大夜市
但我只想待在家享受我的沈澱時刻
享受完美營養的早餐、
享受著讓我轉變窮腦袋的今周刊、
享受不怎麼樣的水餃、
享受陪伴歡樂的兒子、
享受大掃除的樂趣、
享受有輕音樂浸濡的網路時刻。
偶爾在部落格上發佈美容訊息
在文化推廣部教大家怎麼讓自己化上適合又漂亮的妝
但是女人要學會的 不是只有這些 還有妳的眼光投資腦袋
從早上陸續看到下午的 NO.778 今週刊還挺精彩的
現在我都不太看商業週刊 只挑今週刊在閱讀 所以我好享受我週末與巴菲特的早餐時刻
邊照顧著巴菲特 邊看著投資訊息 本來我擔心會忽略兒子 但我覺得閱讀的動作 也可以影響兒子
雖然他學我拿著週刊在看 他看得盡是插圖 但最起碼他會拿起書本的動作像媽媽ㄧ樣
慢慢的 他有一天會好奇 媽媽到底在看些什麼 ?
千萬不要澆熄了兒子的好奇心 就利用好奇心來讓他完成模仿和學習生活的事物吧
最近的心情 尤其在看完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的書後 心裡有許許多多的衝擊
不管面對原本的家庭生活模式 或是與老公一心想建立的家庭與未來憧憬
內心有許多的衝擊和認真的執行 甚至從本身的身教 言教給巴菲特的教育 我更小心翼翼
可是自己很認真的執行 身邊的人並不知道妳在做什麼 所以內心衝突很大
投資的書籍 真的也可以嗅到親子教育
首先恭喜了我的股東 戴勝益 (哈 自己幻想啦 )而且我的操作策略也老早在四月份就策劃好了
當 EMBA 狀元又當阿公 明年即將從興櫃股王轉上市應該是三喜臨門才是啊 !
唉 ... 我真的好想要增加我的武器 不管 SHARES FUTURES OPTION 融資券 這全都是武器啊
讓譚雅來分享一下 這期今週刊貼身訪問 新興市場教父 馬克 墨比爾斯 其中一段話
他說 值得投資的公司 來自於值得投資的經營者
而一位好的經營者 總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經營策略 對於公司未來的面貌 也會具體而清楚的想像
墨比爾斯強調 如果一家公司連自己的目標都不清楚 甚至不敢想像未來的樣貌
那麼他們多半也就沒有追求成長的勇氣和熱情 更別說是策略了
相同的句子譚雅將動詞和名詞轉換
而一位好的投資者 總是非常清楚自己的投資策略 對於生活未來的面貌 也會具體而清楚的想像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目標都不清楚 甚至不敢想像未來的樣貌
那麼他們多半也就沒有追求想要的生活之勇氣和熱情 更別說是要有美好的未來了
在譚雅閱讀這一段話的時候 有些字在腦子裡出現了字幕翻轉的情節 想鼓勵大家
除了看這些名人的投資行動力心得時 也可以看到如何教育小孩 我真的深深得認同
墨比爾斯提到的好奇心 他說他從小好奇心就很強 也塑造了他的觀察力
我也常常覺得 小孩子要是好奇某些事情的時候 爸媽不要不耐煩 何不在一旁協助與引導他
譬如 : 巴菲特屁屁完 因為他的好奇心 我讓他自己擦屁股 屁眼挖著挖著 總有一次會挖乾淨
他笑著說 沒有屁屁髒髒了 ... 教小孩擦屁股 並不難
他想要模仿我穿褲子 堅持自己要穿上 雖然很難 因為重心還很不穩 還會踩到褲子
但我只要扶好他 他想穿 遇到困難 引導他 當他穿好了以後 我給他一個驚訝的眼神
然後再模仿 DORA 跳舞 你成功了 YOU DID IT !!! 然後兩個同時大笑
教育小孩 自己要有耐心 只有堅持 不可以放棄或放鬆任何一次 那會前功盡棄 小孩也就會賴皮
尤其不要抹煞任何滿足他的好奇心 利用他的好奇心來完成教育
當媽媽多麼輕鬆 不是嘛
對於他將來的成長與學習力 我相信幫助也是很大的
我們再來 UPGRADE 女人該有的腦袋了
這期今週刊有個 專題 貧窮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習慣貧窮
你的窮口袋 一定也能變成富口袋
我覺得今週刊變聰明了 因為以前只要股市下跌 週刊都是 DOWN DOWN DOWN 的標題 雜誌都賣不好嘛 ?
只要在股市上漲的時候 標題 漲 !漲 ! 漲 !雜誌才賣的好
但是現在的標題都是怎樣戒掉窮腦袋 變成富口袋 在股市總是 DOWN DOWN DOWN 的時候
還讓買週刊的人提起了興趣 這招真是聰明
我好欣賞爸媽有些朋友 錢好喜歡跟著他們
一開始的文章提到 有位窮人生活過的很不如意 就特地找了名算命師
但我覺得這樣譚雅也可以當算命師 他說 : 你四十歲前一定落魄又貧窮 生活不如意
(誰會在生活或是感情如意的時候去算命呢 ?譚雅認為)
窮人滿心期待的問 那四十歲之後呢 ?
算命師說 : 你依舊貧窮
窮人疑惑著問 為什麼 ?
算命師說 : 因為你已經習慣了
哈哈 ~ 當然這一篇寫的很不錯 妳們真的可以買來看看
又反之讓譚雅想到 就算今天譚雅超級厲害可以拼到一個月賺各二三十萬 那又如何
(我現在只是舉例子 別誤會喔)
雖然現在的家庭收入少了一大半
因為已經習慣了二三十萬的生活模式 妳說這二三十萬 是為了將來 也是為了當下需求而要如此拼命賺錢
但一個月就算可以賺二三十萬這並不代表富有 因為我沒有成為富人的野心 !!!
我還是只是各會賺錢的窮人而已 (妳們懂我意思嘛 ?)因為我還在窮人的思惟裡
所以我狠下心 斷了一切事業 專心教育小孩 研究投資
研究投資需要時間摸索 不是一下子就很會 一定要超過十年才會產生一些成熟的心得
我深深的記得 九年半前在倫敦的某一個半夜 我特地凌晨三四點起床打電話回台灣給營業員
她嚇了一跳的說 妳不是在英國嘛 ?我說我特地半夜起床打電話給妳賣股票的
那段情節深深印在我腦海裡 雖然我失望的賣掉股票 但現在的我靠那一段失落印象改變我的人生
那一天在文化教學生們畫眉毛的層次與美感
在幫一位同學畫出眉毛的層次與教她技術美感的時候 我一起身嘆了口氣
我幾時可以將投資練就到這樣的地步呢 ?哈 ~
ㄧ樣的道理 沒有十幾年來的耕耘 哪來今天的開竅呢 ?是嘛
想要未來也有不一樣的生活 好好看這期的今週刊吧 共勉之
(要趕緊甜美的來呼喚巴菲特該起床囉 午睡時間結束囉 希望看到他甜美的笑容)
n77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超完美的天氣 我決定在家把這本書嗑完 趁熱血的時候與大家分享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的書名取的還真讓我排斥
跟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一樣 我為什麼不能先吃棉花糖 ? 老娘就是會賺錢有差嗎 ?
我想 我會排斥這書名可能也是 我這窮人自尊心作祟 真要命 !
幾個月前 這本書總是擺在書店的櫥窗裡 進去翻了幾頁是想買
可是翻了翻還是算了 過了幾個月後 這本書還是不斷的在我腦海裡回想著
就上次要到書局去看 M 推薦的投資書 我看了興趣不是太大 就轉看了 有錢人想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就買下來了 沒想到 就在特別的機緣和人生的轉折下 這本書對我的推力更強勁
我的勇敢投資 以前都是靠那些名人名言的精神力量來的 所以觀念勝過一切
那天深深覺得 做高階主管或是抽血護士 會計的 不會投資理財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到可惜
因為有能力的人 她們的遠見與能力和勇氣絕對不是問題 投資需要以上的條件
抽血護士 要看準一般人看不透的血管 還要一扎位置就要對 要比看的見射飛鏢還要難啊 !
那她們要是能看準股票就像扎血管一樣 那有多棒啊 !
會計 她們有許多人不會的財務專業 不好好的用專業來投資理財 不也可惜到翻天嘛 ?
我要是知道我面前這個人是做會計的 他要是都不投資理財 我眼睛都睜好大 還想把眼前的桌子給翻了
還想摀著臉痛哭 為什麼妳要浪費妳自己 .....
我多想要會會計的知識 可是他卻不好好利用
我應該從哪裡講起 它真的是由淺入深的一本書 我很怕提太多 都把這本書給講完了 哈
致富法則裡 想法產生感覺 感覺產生行動 行動產生結果
你的金錢藍圖 包含了你對金錢的想法 感覺 行動 老實說 這一切看似很難又好像很簡單 讓人捉模不定
但你沒有涉入過 妳怎們知道難不難呢 ?
是誰說股票期貨=賠錢 那賺錢的都是**嘛 ?
書裡頭提到一件事 我超級認同的 因為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 這件事超想讓我吐血的
以前我也是這樣被影響 但是在認識大衛之後 他很多想法顛覆了很多我原本制約式想法
在科斯托蘭尼也提過 是誰給金錢套上萬惡之源的罪名 ? 金錢本身是無罪的 !有罪的是人本身 !
你以為小孩是帶著金錢觀出生的嘛 ? 書裡面說著 當然不是 ! 小孩子對金錢的想法與做法都是教育的結果
你對錢的想法和行為是被教出來的 這些教導會變成制約 再變成自動反應 一輩子控制著你
所以你賦予金錢的觀念 就決定你有多窮或小康或超有錢
你小時候聽到了什麼 ?
你小時候看到什麼 ?
你小時候有哪些遭遇 ?
儲蓄是為了不時之需
有錢人都很貪婪 有錢人是種罪過 錢很髒
你不可能有錢又有內涵 金錢買不到快樂
富者越富 貧者越貧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潛 錢永遠不夠用
最惡名昭彰的一句 : 我們買不起 !!!
有錢人都很貪婪 他們靠窮人的血汗賺錢 賺的錢夠用就好 多賺的就是豬了
語言的制約力實在太強了 這就是問題所在 你年幼時聽到任何有關金錢的話 都會留在你潛意識裡
成為支配妳金錢觀的一股力量
以上書裡講的真的是太太太好了 ! 你爸媽是不是都這樣告訴你呢
你的觀念裡 是不是有錢人都不是好人 ? 而小康或窮人都是好人 ?
是誰說的 ? 是誰教的 ? 是哪個窮人給自己這樣安慰自己的話留後路 給自己當不了有錢人而這麼樣說的 ?
所以我在 facebook 上寫了一句話 : 小孩的心態與視野不夠開闊 那大人是有罪的 !
要是大人自己只是一昧勞心勞力的賺著只夠小孩教育和生活夠用就好
就希望小孩將來能找到好工作 賺個穩定的工作薪水 我相信一件事就是
這小孩也沒啥勇氣和前瞻性 我不覺得他的薪水能好到哪裡去 能力好到哪裡去 跟爸媽一'樣沒有太好的夢想與未來
但是你想拿到最好的薪水 那你必須是最好的 !!! 你到底有沒有好到那麼有價值呢 ?
老闆看的不是薪水 看得是你的淨值是多少 !!??
所以我很欣賞我表哥 他爸不是沒有錢喔 !
可是對於爸爸投資和理財的觀念及舊有的制約性觀念可是負面到一個不行 (可是他還是會玩股票喔)
但表哥總是能每天和他住在一起 不受他影響 還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還拿爸爸當指標 哈哈
要是譚雅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和生活 肯定瘋掉 哈哈
(我還有好多自己貼身故事想講 但是不能說 >
而現在不管年輕或是年老的百姓也好
自己就像這社會的受害者 這樣的受害者都很擅長怪罪遊戲 ( 書裡講的真好 )
受害者責怪經濟不景氣 怪政府 怪股市 怪合夥人 怪上帝 怪配偶
當然也會責怪自己的爸媽 反正做錯的永遠是別人 一定不他們自己
而且受害者很會找藉口 譬如說 : 錢 真的不是很重要
作者說 錢並沒有愛那麼重要 ! 這是很蠢的譬喻
愛可以讓世界互動 但沒錢不能蓋醫院 建教堂 或打造一個家 當然更不能當飯吃
真的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窮人 要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找那麼多藉口 ?
而這些藉口 卻被大眾合理化 因為大家都不敢面對
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
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光這兩種的心態和起跑點就不一樣了
裡面提到的 窮人玩金錢遊戲是採取守勢
有錢人則是採取攻勢
這對現在的我來說 真的形容得太好了
譚雅不能在處於舒適的狀態下害怕採取攻勢來做投資
有錢人是勇於冒風險的 攻擊很重要 看對了就要再往下一步去去做攻擊部位
有錢人想著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擁有穩定的薪水沒什麼不對 除非它阻礙了你用自己的能力賺取你所值得的金錢
問題是穩定的薪水 這概念往往就會阻礙你賺很多的錢
( 讚 ! )
作者再引言明作家 JIM ROHN : 如果你繼續做你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在做的事 你就會繼續得到你一直以來所得到的東西
因為你已經知道你的方式了 而且這是舒適的範圍內 (有錢人都是喜歡冒險處於不舒適風險)
作者再說 : 窮人說教育實在太貴了 自己沒有時間沒有金錢
但是有錢人會對富蘭克林的畫表示同感 ;如果你認為教育太昂貴 請試一試無知的代價吧 !
我用內心充滿感受的重語氣喊出 : OH MY GOD !!!書裡最後提到的這一段話 超狠 好狠 有更狠
無知的代價 真的比付出去的學費 (不管賠錢得來的經驗 或是付出去的教育學費 當還樣昂貴許多 你要當無知的人嘛 ?)
我不想寫了啦 ! 要陪小孩了 寫的沒有我內心的澎湃
妳們一定要去買這本書來刺激一下自己 我要是認真寫真的寫不完了
所以讓我省下時間吧 ~~~ 研究看到超級漂亮線型和價值型的股票吧 !
n77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愛逛書店對彩妝也很有興趣的妳 應該會看過這本書吧
之前逛書店就看了一下
昨天下午耗在書店裡 讓我很想收藏
裡面除了妝 還有一點髮型的介紹
是很好隨時拿起來看看有什麼創意的撞擊與火花囉
很推薦 我要到 FG 來問誰要博客來的折價券
來收藏這一本 ......
n77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77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ㄟ 應該很多部落格在介紹這一本書了吧 我在想差我一個部落格介紹嗎 ?
不 ~ 不 ~ 不 ~ 我還是要寫 她 ! 是我同學 不是學校喔 是我在學蘋果電腦一些軟體的同學
這一班的同學我年紀最大 .......... ㄟ ? 不 !! 不是我 是黎明柔
班上好像有人不知道她是誰 可以年紀的差異吧
一個暑假在這學電腦與班上同學渡過充實的暑假 應該是 3 年前的事吧
大家如老師講的 : 這一班臥虎藏龍啊 !
但我聽過下一班是美女班 ................ ㄟ 老師 ! 你覺得呢 ?
我們老師可是李世綱 很有名的喔 很喜歡跟他在一起 呵呵呵
他有在敦南誠品有講座時 就會有大批的 fans 不用怕冷場會沒人提問題 大家都非常踴躍
你在心裡不免有小小自豪吧
上面都提外話 我們同學 shadow 她在當時的之前就參加了好像什麼文學獎在誠品
後來她得到了 除了那些獎品之外 她最開心的就是可以出版這本*呼吸印度*吧
常在博客來或逛書店時 就會注意書到底出了沒
沒想到好朋友 ruru 就安排下午茶在她的講座後 當然我也樂意參與 雖然我只有參與後半段 呵呵
喔 ~ 介紹一下這本書啦 !
走進一個滿溢「生活」氣味的國度。
為什麼選擇印度作為旅行的地點?
如果一定要有答案,大概因為這是一個最「瘋狂」的國度,
滿溢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強烈衝擊——
印度女人色彩斑斕的紗麗、沙漠居民百家爭豔的螢光頭巾;
用高分貝在耳邊吼叫的印度人、鳴不完的喇叭和動彈不得的馬路;
刺激的咖哩辛香料、猛烈指數百分百的大麻飲料;
右手吃飯、左手如廁的奇妙體驗;
赤腳旅行直接感受大地氣息的感動。
把身體放柔軟,交由數不盡的驚奇串連旅程,
在果亞的海灘狂舞到天明,參加啤酒和大麻的狂歡派對;
偷渡到藏區和上千名的喇嘛席地而坐,飲著酥油茶搖頭晃腦的誦經;
在喀什米爾最隱密的湖泊,享受最完全的寧靜;
在沙漠裡行走,在星空下唱歌,在狂風中奔跑,在海邊瑜伽;
也被騙,被騷擾,在街上大吵,經歷過海嘯。
這個複雜多變、風貌萬千的神祕國度,
一萬六千五百公里,三十二個城市,一百二十多個日子,
讓我快樂、讓我痛苦、讓我成長,
更讓我看見許多生命中不曾看見的風景
我也要出一本英國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要 我出一本我的部落格就好了
shadow 現在是個設計師 還到米蘭去參展呢
ㄟ ? 不是瞭解太透徹 她雖然在我 msn 很久 聊過兩次而已 人才一枚 問清楚一下 等等 ....
作者簡介
Shadow
六年級末段班,成大工業設計系畢。
害怕寂寞,卻極端享受一個人旅行。
熱愛粗糙的質感和生命的痕跡,熱愛緩慢的行走和盡情的觀看,熱愛和各式各樣的人們說話(或用任何非言語溝通)。
迷信前方一定有好事發生。因為各式奇遇太多,還被網友暱稱為「九命怪貓」。
不愛照相,卻變出許多令人驚嘆的照片;連日記也不寫,卻生出一本印度遊記,還拿了誠品二○○六年「旅行藝術家」徵文首獎。
現職家用品設計師。未來,Who knows?
跟我想法一樣 認定前方一定有好事發生
差別是 我很愛在部落格講話
祝妳新書大賣喔 shadow
n77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